由中国财富网、《保险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中国财富研究院承办的“2018年中国人身保险产品研究报告”(下称《报告》)发布会在京举行。业内专家认为,应积极发展第三方评价体系,对不同产品进行科学评级,帮助消费者分析出更适合自己、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推动保险机构开发出更适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从而推动人身险市场良性发展。
2017年人身险市场的产品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市场上的保险产品不论是形态还是价格都出现较大差异,产品竞争越来越激烈,形态越来越多样化。
多样化的产品增加了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认识和选择难度。如何从纷繁芜杂的保险产品中挑选出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成为当前消费者面临的一个主要难题。
各类险种购买时需注意:
一、在保障型寿险方面,保障型寿险责任简单明确,属于消费者风险保障的核心工具,但当前市场上保障型寿险的设计细节各公司间的差异仍较大,消费者选择时需要格外注意以下差异:
1、责任免除、健康告知、等待期等方面,
2、如增加了关于猝死的免责,将猝死这一相对常见的情况列为除外责任,属于过度免责;
3、如定期寿险使用重疾健康告知,则加重了被保险人的告知义务。
4、保障型寿险的免体检保额逐年升高,此外,还有公司通过邮件或智能核保系统等创新方式提升了免体检保额。这些变化反映了“保险业姓保”在市场上的正面影响。
二、在重大疾病产品方面,目前市场上重疾险条款责任设计花样百出,购买时需注意:
1、基于当前疾病种类有增加趋势,消费者应该重点关注是否包含25种行业标准疾病。目前市场上在售的重疾险平均保障病种为60种,其中主要的25种疾病有标准定义,理赔率普遍超过95%,因此重疾险产品是否包括这25种疾病至关重要。
2、这25种之外的疾病定义由各保险公司自行制定,自行制定的重疾定义不尽相同,消费者购买需要留意。
3、目前市场上重疾赔付方式花样百出,有的与到达年龄挂钩,有的与运动指标挂钩,有的与是否患过轻症有关。此外,有的产品规定特定重大疾病会得到基本保险金额以外的额外给付(如白血病等),还有的重疾产品包含老年长期护理保险金、全残责任等。
三、在年金保险产品方面,需要注意超过一半的产品在全生命时段给付年金,给付时间的拉长导致单次给付金额变小,在被保险人的养老阶段很可能会出现资金不足情况,这极大弱化了年金险的社保养老补充功能。
四、在账户型产品(投连险和万能险) 方面,消费者应重点关注该类产品的保障功能。在选购万能险时更加注重万能险灵活的保障功能,选择较高的保额。
1、投连险分类账户大部分取得正收益,年轻消费者可选择作为保障型寿险或未来品质养老工具。
2、中青年投保人风险承受能力强,风险偏好高,借助投联险账户转换灵活,投资风险可调的特点,可以将投连险作为补充养老的主要产品,同时可以通过高保额投连险,真正实现投连险保障功能与投资功能相结合。
3、投连险与万能险按合同约定扣费,消费者应注意具体扣费数额。相对于基金等投资品,投连险、万能险会收取较高的初始费用和其他账户费用,费用过高会影响投连险和万能险的最终收益,因此建议消费者注意该类产品的具体扣费数额。
“这份研究报告将有助于消费者发现在售保险产品不能满足的领域和缺陷,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创新发展进程,促进保险业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保险保障需求方面不断进步。”
来源: 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