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是人身险中快速返还型和附加万能型保险产品被叫停销售的一周年。原保监会在一年前发布了《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又称“134号文”),对快速返还、附加万能账户类产品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如今,《通知》已经实施一周年,中短存续期产品销售已几近停滞,2018年人身险保费格局骤变。
寿险驶入慢车道
在监管频频喊话“保险姓保、回归本源”的背景下,今年寿险市场“全瘦身”,增速放缓。根据银保监会披露的2018年上半年保费数据,寿险业务全方位遭遇滑铁卢。
主要原因在于去年10月1日实施的“134号文”,叫停快速返还、附加万能账户类产品。曾经,此类产品是保险公司冲规模的利器。伴随着监管政策的明晰化,这类产品已经逐步退出市场。
值得欣喜的是,今年1-7月份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3389.86亿元,同比增长17.44%;意外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628.08亿元,同比增长18.42%。在消费升级驱动的发展浪潮中,保障型产品需求旺盛,“保险姓保、回归本源”符合当下消费者保险保障需求,以重保障、高价值、长期限产品为核心,符合“保险姓保”的监管导向。
新业务价值率提升
“134号文”出台后,各家保险公司陆续推出或升级符合监管要求的新产品。
今年二季度,保险公司聚焦产品销售转型,逐渐转向保障型产品的销售,随着销售重心的切换,新单增速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修复。
代理人素养提升
随着保险业回归保障本源,中国正从保险大国走向保险强国,作为险企与投保人之间的重要桥梁,保险代理人素质的提升成为当务之急。以销售理财型保险为主的银邮渠道逐渐褪色,而以“一对一”销售的个人代理人的优势正在显现,面对激烈的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保险代理人的从业水平与专业素养也需要得到快速提升,以便提升保险综合服务品质。
保险回归保障
134号文让我们感受到保险回归保障,保险姓保的重要性;钱再多也给不了你安全感,因为人生充满各种变数,充满不确定性,保险的使命就是给人以安全感,让社会感到安定。
目前各家险企也开启了价值转型之路。“在回归保险本源、防范经营风险的大背景下,紧盯扭亏为盈目标,积极响应监管导向,深入实施‘个险+’战略,主动进行价值转型,持续优化业务结构,着力发展风险保障类产品,逐步提高中长期价值型业务占比,努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自我造血能力。